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书画艺术 » 书法 » 正文
 

传承硬笔书法之美

发布时间: 2013-09-1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硬笔书法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汉字传承之最便捷、最常见、最重要、最实用的载体和手段。当代中国硬笔书法艺术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把硬笔书法从纯实用性推向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新境界。硬笔书法要继续前行,需根据硬笔的特点,在传承中创新,把汉字之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

  硬笔书法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汉字传承之最便捷、最常见、最重要、最实用的载体和手段。当代中国硬笔书法艺术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把硬笔书法从纯实用性推向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新境界。硬笔书法要继续前行,需根据硬笔的特点,在传承中创新,把汉字之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对传统的继承,是我们前行的基础,这是坚定不移的。但如何继承,则在个人的体会和探索。如刚劲瘦硬、法度森严的欧体楷书,不从独特的视角去体验,就很难做到平中寓险;若取法古朴凝重、静中寓动的晋唐小楷,把握不当,难收线条简净、刚中见柔之效。只有在继承中用心灵与先贤对话,掌握好用笔力度,字型变异,点画对比和章法变化,才能写出气脉流畅、意趣盎然的好作品。然而多数古代范本正是由于其率真质朴,规则无严格定位,也造成了我们把握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继承的难度。故继承传统,就要深入研究,用心体会,继承其真味与意趣,领会把握其深层艺术内涵,以此得到“真传”。

  硬笔书法,当然是走硬笔之路,有人会认为这是多此一论。而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许多硬笔书法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目的到要求,忽视和背离了硬笔工具的表现特征,自轻自贱,一味向毛笔书法靠拢,以毛笔书法的标准为标准,以毛笔书法的视觉为视觉,只是借硬笔书法的“羊头”,卖的仍是毛笔书法的狗肉,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真趣全失,也就没了硬笔书法的特色。

  硬笔书法之所以能从千百年来的毛笔书法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其与毛笔书法一样,各有特色,各有精彩,在书艺殿堂中相得益彰,而不可互相替代。人类进步是伴随着劳动工具的变革而进步的,从使用的便捷和简单看,硬笔工具是毛笔工具的进步,这使它广泛应用成为必然。

  硬笔书法既能独立门户,自成体系,就必须有自己的“门风”,既要吸收毛笔书法的营养,又要有自家的特色与面貌,因为虽在源流和基本理论上是共有与相通的,但毕竟工具不同,表现方式有异,不可全盘抄袭。

  书写是实用的表征,在掌握硬笔实用性的书写规则后,进一步探寻艺术性的书写方法,是实践的必然,也是发展的必然,跟人们生活首先要吃饱、然后讲究吃好是一个道理。硬笔书法通过近年的书法热潮,加上电脑的普及导致其实用性的弱化,艺术的追求加速了,各种赛事中参赛作品观赏性、艺术性有了质的飞跃,众多的追求者把艺术性放到了首位,希冀硬笔书法能像毛笔书法一样辉煌,这一举动无疑推进了硬笔书法艺术化的进程,使硬笔书法成为高高飘扬的又一面旗帜。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鉴赏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个人不同的体验,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山野之间的摩崖、庙堂之内的碑刻、大殿两旁的楹联,屋厅之内的画轴,都以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异样的艺术形式,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性情,美化心灵的作用。硬笔书法给人的分量,无疑在于创作的质量,如美的线条、匠心独具的章法、精巧的结构等等,除此而外,还要有如上文所述的,独特的、自立于艺术之林的风格:新颖、别致,大而不觉其单调,小而愈觉其精美,不忍释手,千金难得。只有这样,才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唤起民众的激情,增加围外的向往,以此构筑硬笔书法艺术走得宽、走得远、走得顺的不可或缺的优势种群。

  我们期盼硬笔书法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辉煌,也期盼毛笔书法艺术与硬笔书法艺术共生共荣,共同奠定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长盛不衰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