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影视表演 » 影视评论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3-10-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兰亭,因书圣王羲之而闻名天下,四海之内推之雅集之快事。《兰亭》,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讲述在抗日战争期间山水一隅的故事,内中角色皆有血性和坚持,更有与自然和文化的和谐自得。山东人王羲之如何到了江南,自然是南北朝战乱四起文化南播而致。1930年代的江南人,却再也无地自容。日本人来到绍兴,即使有国军阻隔,也是将暴戾纷薄到每一处本应中国人彷徨和自由之地。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这只是事实本质之一端,假设这是人类的真理,那么至今天下也不会相对太平。正是日本人陷入军国主义的桎梏,亚太地区便成为人间地狱。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已然讲了强国、大国与弱国之间此消彼长的古典观点,而杜牧《阿房宫赋》里对于每一代人在历史教训面前有过论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二战之前的日本人也是如此,熟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在脱亚入欧之后,军事暴起而不暇思索扩张版图,最终便在军国主义的泥淖里被中国人的缠斗抗争以及全球大格局所击败。然而,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那场战争呢?当前,绝大多数影视剧里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不够真实,更像是夸张风格的游戏之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果我们不能适当看待前人,那么后人也就无从正确看待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共性,《兰亭》以冰山原则回溯了那段悲怆岁月,更以诗经传统以喜写悲,往往以巨幅的世俗生活图景来积淀骤然到来的屠戮镜头。林耕本是士绅,有野蛮气,敢于担当,最适合他的是传统人生。大历史给予小人物的,便是无法选择时代,秀代以外来者的身份闯入他的生活。主动和被动交错,是战争的开始。男耕女织只能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想象,秀代的文化修养远高于林耕,然而她背负着是宏观上强者对于弱者欺凌,具体而言又是逃世者的淡然与凄惶。秀代之父象征了日本急行军一般冲刺进胜利者、成功者的阵容所代表的不择手段,未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日本人从19世纪末期,便有计划对中国腹地进行渗透,进入中国社会的肌理,《大劫难》里有对东北黑土地的描写。过程、动机在最终目标面前,都是可以牺牲的代价,于是可以将父女、友朋、文化等人伦所有都做祭祀,人伦与天道都付诸赤裸暴力。

  肖风和程晓玲联合制作的电影,无论是农村三部曲还是战争三部曲,主角都是山野乡间的平民,正是他们比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官僚、军人等等大词汇承担了战争最为沉痛的生死代价,江湖中人林耕和民间知识分子“先生”,世外桃源蝴蝶湾几乎是最后的乐土,然而劫难以他们不可想象的速度蔓延。林耕之弟林田和他的朋友方均鹏和阿姿,都在战争中失去了性命和梦想,林耕希望具有特色的诗意的栖息,而林田则是积极的进入现代社会,方均鹏和阿姿则已经觉醒实行具体的宣传和反击,夹缝中的秀代,明白国族带来的冲力,在崇礼的中国普通人看来,日本人让中国人没有面子、无尊严、活着憋屈不舒服,不反抗意味着屈服,屈服便意味着放弃身为中国人的自我体认。现在,我们看待那场战争,有人反思有人无视有人遗忘,再有人娱乐有人觉得存在便是合理,还有人以为中国就应该被敲打,似乎蒙古人和日本人在异族尸骨上的狞笑便紧紧是历史的小插曲,再或者那些神剧里小日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受虐,无论是有见识的观众还是无聊的看客,看多了颟顸无能的日本人把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欺负了八年,很容易便会产生历史虚无主义的妄想——与我又有何干?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便是从真实、客观、全面的中国人出发的影视剧,首先要主人公都是活生生的、生活在他们的土地上的、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在遭遇日本人播种下的大劫难之后的刺激和反应,才能够做到有所感,否则就纯粹是游戏和娱乐的无聊。《兰亭》起于情思,落于反思,前半段犹如诗一般的田园曲,后半段则是暴烈的悲歌,最终呈现的效果远远比《金陵十三钗》更为真实,这也是肖风与张艺谋两位老同学不同的美学理念所结的果。

  影评人/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