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民间艺术 » 民间艺术百科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7-04-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1、烟台剪纸
烟台剪纸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清代每逢年节,家家“以剪纸帖灯花,以彩纸挂门楣”。20世纪初,烟台抠花样(当地人对剪纸的俗称)已较盛行。1930年,由美国传教士尔文发起,招聘中国女基督教徒在现芝罘区的毓璜顶办起烟台第一个剪纸研究会。
烟台民间剪纸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分有炕墙花、天棚花、面缸纸斗花、门花、灯花、窗花、帽花、衣花、鞋花、兜兜花等几十种。剪纸的稿样世代流传,其中有的取材于年画、插图、国画、木刻等等。
随着剪纸艺术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蓬莱、长岛一带的民间剪纸,采用大片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造型美观,秀丽多姿,线条流畅,所剪人物感情充沛,花鸟鱼虫生机勃勃。莱州一带的民间剪纸线条纤细,结构完整,以小巧玲珑见长,多是剪贴在民间的百格窗内。栖霞民间剪纸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在不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东西各异的剪纸风格,县以东以线条纤细、精巧玲珑见长;县以西则以构图奔放、线条粗犷著称。剪纸作品除单一体裁单幅作品外,内容复杂的则成套成系列、剪成多幅一套,如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梅兰竹菊、四季花卉等,当今更有一些现代题材的剪纸,选材多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大胆创新、不拘一格。
烟台剪纸以其构图精美和技法娴熟赢得诸多荣誉。逢莱市民间艺人马希元的作品《牧》、《龙年》分别获得1989年“中国剪纸大赛”二等奖和“全国职工美术作品奖”一等奖,莱州市民间艺人李德经创作的《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奖1989年全国美展三等奖,烟台市芝罘区民间艺人朱曼华的作品《猫捉老鼠》获“建国50年全国剪纸展览”金奖。1998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栏目专题介绍了招远市民间艺人李瑞欣的剪纸艺术。
2、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海阳市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大秧歌具有阵势庞大、内容丰富、布阵巧妙、变幻多样、民情浓郁、雅俗共赏的地方特色,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海阳大秧歌又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大架秧歌动作粗犷豪放、人物个性突出,以锣鼓伴之;小架秧歌动作朴素自然,强调表演整体感,以锣鼓管弦伴之。
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阳大秧歌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赋予了新的活力,曾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录像。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等都充分表现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1994年,海阳大秧歌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豪放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数十个国内外强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1995年参加金华“全国民间舞蹈展演”获优秀奖(最高奖)。1999年海阳大秧歌首次进入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2002年参加威海“中国广场舞蹈新秧歌大赛”获大奖。1997年海阳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3、莱州玉雕
莱州市盛产滑石、绿冻石等可供雕琢的石料。其中绿冻石透明如玉,故名莱州玉,其刻品通称莱州玉雕。莱州民间雕刻艺术历史悠久,世代传习,其刻工精练,技法娴熟。境内宋代墓葬中出土的滑石雕刻造型优美,刻工精熟,壁薄均匀。明代的“人物”雕刻造型圆浑拙朴,不失为传世珍品。清末民初,掖县(今莱州市)城周围村庄兴起以滑石雕刻为业的作坊,专刻瓶、盒或人物、动物、花鸟等类作品。其中西五里村艺人雕刻的炉、盒等作品,工艺达“四扣”、“八扣”(即一盒四边换位,两盒八边换位)均无差错的水平。掖城西门里先后建立了增兴、吉来、顺泰、公易、鲁东等商号,专营雕刻品的收购、经销业务。至此莱州玉雕进入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并走向国际市场。
20世纪50年代,以大原家雕刻组为基础,成立掖县雕刻厂,莱州玉雕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在工艺技法上,除继承传统外,又博采青田石刻、牙雕、雕塑等众家之长;在选用石料上除滑石、绿冻石外,还有毛公石、竹叶石、豹纹石、萃星石等;在产品种类上,除传统产品外,又增加了花卉、山水、钮制印章、仿古文物和人物、动物群雕等,共有12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样;在生产规模上,除雕刻厂外,还带动30多个村的40多个雕刻组,形成上千人的队伍;在销售渠道上,由内销为主转为外销为主,销往欧、美、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雕刻品需求量的增加,玉雕队伍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批玉雕新秀和玉雕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4、烟台抽纱
烟台抽纱历史悠久。自19世纪下半叶欧式绣花、花边传入烟台,与民间刺绣工艺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烟台抽纱工艺。烟台抽纱主要种类有手绣、机绣、绒绣、棒槌花边、勾针等。烟台抽纱做工精湛,花样典雅,风格独特,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在世界上久负盛誉。
烟台抽纱中的手绣、手编是刺绣和花边工艺中的精华。有芝罘的绒绣、牟平、莱阳的刁平绣和彩绣,有号称烟台“八大边子”的蓬莱梭子花边,栖霞棒槌花边,招远网扣花边,龙口、海阳的勾针花边,还有针结花边,百带丽花边和编罗纱花边。用这些手工绣花和花边装饰的宾馆、居室、客厅、餐厅,既有浓郁芬芳的民间气息,又显示了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的现代化格调。
除传统的台布、被套、枕袋、床罩、盘布、窗帘、围裙等外,烟台抽纱中采用机绣、机织、印花、绗缝等工艺制作的抽纱衣着、服饰品、玩具、丝毯、绣花鞋、包袋、礼品等产品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设计创新日新月异,物美价廉,用途广泛。特别是抽纱衣着及服饰品中的绣花衣、花边衣、印花针织衣裙及披肩、衣领、花边帽等,在国际服装业中初露锋芒,它把传统工艺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形成多面料、多工种混合拼镶的新潮服饰,具有轻柔飘逸、典雅华贵的风格,倍受现代女性喜爱。
5、蓬莱长杆号
长杆号,又名抛军、先锋、号角,是蓬莱市民间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吹奏乐器。号为铜质,长近3米,由嘴、杆、喇叭三部分组成。嘴上插有口哨,吹奏时以气流控制音调高低,音阶虽不太准确,但变调较为和谐、流畅,音域宽阔,音质浑厚,适合大型场面吹奏。长杆号在蓬莱南部民间广为流行,深受乡人喜爱,被誉为“乡村管乐之王”。
长杆号吹奏时作站姿,一手将号托起上昂约45度角,一手按号嘴放于嘴角。在有长杆号参与的民间音乐活动中,如果是队列奏乐,长杆号总是列于队前头,名曰“开路先锋”;座棚吹奏时,则列于乐队两侧,名曰“把阵”。长杆号吹奏技巧主要有塌、挑、颤、顿、滑、膨、连、粘等,各有不同的表现特点。此外还有“滚吐”、“清吐”、“倒喘口”、“正喘口”等技巧,根据乐曲情状灵活运用,使曲调旋律和艺人的情感浑然一体。
长杆号乐曲可分为祭祀性和娱乐性两类,表现形式和风格各异。祭祀乐曲一般具有节奏较缓、音域较宽、同音重复较多等特点,风格庄严、肃穆;娱乐性乐曲用于助兴,情绪热烈、欢快、明朗、诙谐、幽默,吹奏技巧花哨,调子婉转,多由当地民歌小调改编,民歌风味很浓。在娱乐性乐曲中,有一类受京剧、吕剧和流行歌曲影响很大,既有现代韵味,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亲切动人。
长杆号可以一杆单奏或多杆合奏,并可与大鼓大锣等其它打击乐器合奏。一杆单奏多用于民间小型祭祀活动,常有几件轻性吹打乐为之伴奏;多杆合奏则用于气氛热烈的较大场面,如民间婚喜事、族事、欢庆和迎接活动等,一般不用其它乐器伴奏。
6、莱州草艺编制
莱州市草艺编制历史悠久,以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乡土特色和兼备欣赏与实用的价值,博得国内外商贾青睐,产品行销国内和世界各地。
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据传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口,是中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沙河由此成为全国草辫生产和出口的中心。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鄂创办草辫业,特聘掖县(今莱州)艺人前去传艺。民国初年,全国草辫四大名品“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均为掖县人所创。其品质之优为当时意大利“正草黄”和日本“劈草货”所不及。1915年,四大名品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草帽辫。
20世纪50年代,主要产品在传统的麦杆草辫、草帽、提篮等基础上,增加了玉米皮编制提篮、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麦草贴画集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翠谷、秋菊傲霜、红梅吐香、悬崖飞流等题材。麦草贴盒多取型于东西方古建筑,或楼、台、亭、阁,或教堂、古堡,或城市一条街,或乡村院落等等,为各国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近年来又试制麦草、皮革合编品获得成功。从1983年以来,莱州草艺品共获国家级奖9项,省级奖15项。“玉宇”牌草艺品已发展至4000多个花色品种,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
7、烟台灯会
烟台灯会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灯会始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清末民初,至今绵延不断。旧时,每年正月元宵节期间,烟台城乡各地各种花灯汇集在灯棚、路旁、门前、广场等处,夜幕降临时华灯齐明,色彩斑斓,以供人们观赏。这就是俗称的正月十五花灯会。花灯的制作题材很多,常见的有“一元复始”、“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骏青云”、“七巧相逢”、“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等等。花灯式样随类赋形,变化多端,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十二生肖、丰收果实等无所不有。各种式样的花灯聚集起来,形成灯的长廊、灯的海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伴随着花灯一起展示的还有灯谜,灯谜是附着在花灯面罩上的文字游戏,谜语都是经过反复琢磨、推敲,巧妙组合,确信寓意准确、没有歧义时才用到彩灯上来,因此具有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韵味,这就更增添了人们观灯赏灯的兴致。如灯谜:“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无他大,人有他大”,打一字(谜底:“一”字);再如:“一字写得清,有十在当中,若当田字猜,笑君欠聪明”,打一字(谜底:繁体“亚”字)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烟台市及各县(市、区)经常在元宵节期间举办大型节日灯会,以此来宣传、展示社会生活的新面貌、新景象。彩灯的制作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造型趋向大型化、电子化、自动化。灯会展期也由过去的两三天延长至十天左右,从而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也使这一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同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
8、烟台面塑
面塑即以面粉作原料的造型艺术。烟台面塑制作由来已久,制作题材有结婚喜庆、满月百岁、烧七祭祀、上梁大吉等多种多样,尤以岁时节令为多。
传统面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结婚面塑。品种包括鸳鸯一对、鲤鱼一对、肥猪一对、寿桃一对、如意一对、老虎一对、大桃一对等。三月三面塑(新婚妇女送节时用)。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给新婚的妇女做面塑燕子(因燕子被认为是吉祥的鸟)向亲人分发,愿这小小的燕子能给每位新婚的男子带去妻子的关心和问候,愿每对恩爱夫妻白头到老。燕子的个数不定,一般取吉祥的数字。满月面塑。小孩出生一个月,母亲要带着去姥姥家,须做一对“长穗(岁)”,出门时在孩子怀里放一放,取长命百岁之意。百岁面塑。孩子出生一百天,由姥姥家“送百岁”,姥姥家做些小面塑带到奶奶家分发。品种一般都是花鸟鱼虫之类,鱼是必不可少的,取年年有余。上梁面塑。分为两部分,一是祭祀用的圣虫及枣饽饽之类,与过年及结婚时用作祭祀的大致相同,不少人家做一对龙凤放在梁上,以示蟠龙抬头,龙凤呈祥等;另一部分是“飘梁”用的面塑,面塑里面常有小石子或糖块之类的硬心,愿房子坚如磐石。七月七面塑。俗称七月七磕巧饼。与其它面塑不同,它是将揉好的面放在木制的模具里摁匀,然后在面板上一拍,一个巧饼就出来了。巧饼的大小、形状以及厚度由模具决定。图案一般有鱼、莲子、蝙蝠、桃子等。过年面塑。主要是为了祭祀用。一般是做一对盘坐的圣虫,一对爬行的圣虫,十个大枣饽饽等。另外有放在水缸上的鱼蟾,放在窗台上的猩猩、宝葫芦,放在面缸里的小圣虫等,鱼表示年年有余,猩猩保佑家里的大人小孩身体健康,宝葫芦表示招财进宝,小圣虫祝愿家里的粮食吃也吃不完。
面塑制作融合了雕塑和绘画两个艺术门类,制作工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成形,也就是捏制过程,各种形状由此工序而定,充分反映制作者的造型艺术素养;二是彩绘,蒸熟以后晾干皮,即可进行彩绘。这道工序最能体现制作人的艺术水平,水平高的人画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能够掩盖制作或蒸的过程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