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戏曲曲艺 » 杂技 » 正文
 

???????? ????????

发布时间: 2013-03-1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8?????????????30????????????????25????? ...

  重庆杂技艺术团,演员们正在练习杂技技巧。 记者 吴珊 摄

重庆杂技艺术团,演员们正在练习杂技技巧

     重庆杂技艺术团每年的演出上千场,演员根本不够用,不得已时还要向区县杂技团借人。而今年年初,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重庆杂技艺术团)8年来首次公开招生,计划招生30人,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结果仅有25人来面试。

  为何在演出市场红火的杂技艺术团,招生时却门可罗雀?如果没人愿意学杂技,这门技艺将如何传承?

  渝中区观音岩,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内,就是重庆杂技艺术团的基地,不少让中国杂技骄傲的节目就在这里诞生。重庆杂技艺术团曾获国家级金奖7枚、银奖8枚、铜奖3枚……在欧美部分发达国家,重庆杂技艺术团也是名声响亮。

 现状

  一年演出上千场

  演员不够用区县团借人

  沿着小巷走进重庆杂技艺术团,这栋4层的大楼已有些年头了。

  “60年前,这里叫技艺团,是一些归国华侨与民间曲艺班合并而来的。”在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助理李杰带领下,记者来到楼内,一楼二楼都是训练房,每个房间都有10多位演员正在训练走钢丝、顶大碗、蹬伞……不时传出演员们爽朗的笑声。

  “楼下是训练房,楼上是学员的生活区。”李杰介绍,学杂技的来自全国各地,目前团内演员有近百人,但大部分演员还在欧洲演出,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在家。“一年演出保守估计有上千场。”李杰说,国内200场左右,国外800场左右,国外才是他们的主打市场。

  “我们经常到国外演出。”《舞流星》节目演员王漪今年24岁,虽然个子小小的,但已进团16年了,是地道的重庆妹子。“我们经常收到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邀请。”王漪说,她走了10多个国家了,每年冬天最忙碌,去年圣诞节前刚从日本回来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法国。据悉,目前在欧洲和北美,重庆杂技艺术团非常受欢迎,只要是周末或者假期,几乎场场爆满。“我们去国外,一般都是对方提供来回机票、包吃包住,闲暇时还带我们去景点游玩。”王漪说,待遇很不错。

  “近年来杂技团在世界各地演出不断,现有演员根本不够用,不得已时还要到区县杂技团借演员。”重庆演艺集团副总裁、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涛告诉记者,开拓国内市场也需要人手。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重庆杂技艺术团前任团长王亚非认为,目前,国内杂技发展空间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很大,下一步将努力开发本地演出市场。

   尴尬

  8年来首次招生

  招30人仅25人来面试

  因为人手严重不足,今年经过团内商讨,重庆杂技艺术团决定对外公开招生。据悉,这是重庆杂技艺术团8年来首次公开招生。陈涛称,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当时有70多人表示愿意来试一试。可面试当天,却只有25人来。

  “我们预计招收30人,就算25人全部面试成功,都不够。”李杰补充道,为招满规定的人数,从3月起,杂技团开设杂技兴趣班,只要有兴趣的孩子都可来上课,他们想借此找到适合的学员。“3月到9月是审核期,给我们认识孩子的时间,也是给孩子认识杂技的时间。”李杰说。

  到底杂技演员该怎么选?陈涛告诉记者,挑选杂技演员,首先要看年龄,8至12岁有一定舞蹈、体育、武术基础的优先。其次要看长相,要长得有艺术范儿的。而记者在审核表上还看到,学员的体型、骨骼发育、柔韧、反应力、节奏感等都有一定要求,就连做动作时手指头不直都在考核范围内。“这样我们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小,因此,招生的难度确实很大。”

  记者了解到,培养一个杂技演员不容易,能上台需要花3年基础训练,有体操、舞蹈基础的也要花1年时间。有的学生怯场,毕业后还需要半年多适应演出。

  原因

  训练太苦易受伤

  成名不易出路难寻

  什么孩子不愿学杂技?

  家住渝北区加州花园的陈先生表示,儿子是家里的独苗,而杂技比较危险,如果孩子因此有什么伤病,就算他同意,爷爷奶奶也不会同意。沙坪坝区的胡女士称,如果非要女儿选择一门艺术,她更倾向于学音乐、舞蹈等。记者采访了10位家长,7位不同意孩子学杂技。

  “我八岁时被舞蹈老师选中,说我有杂技天赋。”王漪告诉记者,“我们那批有100多人报名,最后只招了16个,分在一个班。”

  “一个动作要不断重复做,还要不断地训练体能,倒立翻滚时才能用手将身体支撑起来。”说起学习杂技的过程,王漪笑着说,苦并快乐着,必须每天不间断练习,否则很容易退步。还要时刻保持身材,不能发胖,身体也不能太弱。“长年来重复一个动作,不枯燥都是骗人的。”王漪说,她已练杂技16年,与她一批的学员,有四五个人因怕苦离开了。

  同时,许多家长觉得杂技成名非常困难。“电视上都是唱歌和跳舞的出名,杂技很少。”陈先生说,他们经常听说的是歌唱家、舞蹈家,而很少听到杂技家,感觉杂技就像“杂耍”,档次比较低。

  重庆新派心理专家陈志林认为,练杂技需要坚实的基本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结果就是“成名慢”、“成名难”。而现在许多唱歌跳舞的人却经常“一夜成名”,孩子由此认为唱歌跳舞才容易成名,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家长也常常会给杂技贴上一个“不安全”的标签。

  另外,杂技演员的出路,也让家长和学生都很担心。

  几位正在训练的杂技演员表示,如果跳不动了,要么去教学员,要么转行。当然,男演员演出到40岁的也不少,也有女演员生完小孩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演出。“杂技就是青春饭,老了跳不动了怎么办?”家住渝中区的魏女士表示,杂技需要练功拉韧带,如果老了跳不动了,就可能被淘汰。如果没有学历与知识,就很难找到工作。

  应对

  培养高素质人才 改变“杂耍”印象

  种种顾虑让杂技后继乏人,如何让杂技传承下去?

  “改变杂技在大众心中“杂耍”的印象。”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重庆艺术学校校长宋延军表示,他们给学员开设了小学到大专的文化课程,努力培养高学历、高技艺的专业人才。

  同时,陈涛表示,他们努力让退役演员从事教练、灯光、服装制作、市场营销等,让演员可二次上岗,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现代杂技不再是单一的杂技,而是融合魔术、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表演等技术。”陈涛介绍,现代杂技表演有上千种形式,重庆杂技团最常演的也有40多种,每个节目都可针对一些有特点的演员量身定做。学了杂技,形体、舞蹈都是专业水平,魔术和表演技巧也终身受用。在重庆杂技团,年龄最大的演员66岁,他能表演许多魔术,很受观众喜爱。

  另外,针对家长担忧训练易受伤的问题,“传统的杂技训练简单来说就是拿数量去堆,如今的技巧训练要科学得多。”已有30多年教龄的黄箭教练说,目前,国内的杂技训练方式相对于西方国家还比较落后,但国内的体育训练已趋于成熟。他们一边向体操等体育项目学习经验,也向国外优秀的杂技团学经验,做到人性化训练。而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能大幅度减少失误与受伤。

  财政补贴 调动演出积极性

  市文广局艺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调动专业文艺院团的演出积极性、丰富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对演出有一定补贴。市财政局与市文广局联合下发的《重庆市专业文艺院团演出场次补贴暂行办法》显示,补贴对象包括杂技、川剧、歌剧等,演出1~20场,每场补贴1万元;21~100场,每场补贴1.5万元;101~150场,每场补贴2万元;151场以上,每场补贴2.5万元。不过,到国外进行商业演出,不享受这个补贴,但会根据实际演出情况给予专项补助。

  “2013年将落成的马戏城,给杂技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我们很期待本土的支持。”王亚非呼吁国家加大对杂技演员与学员的补贴,让更多人才加入杂技行业。

  陈志林则建议,青少年关键看适不适合自己。家长则需要尊重孩子,如果孩子有学杂技的兴趣,千万不要轻易抹杀孩子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