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民间艺术 » 编织类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3-03-1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平阳民间编织艺术,分为编结和棉纱纺织两种。

  编结艺术,传承极其久远,不论是草编、柳编,还是绳编、线编或者篾编;不论编结出的是劳动工具,还是生活用品,都与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编结起源很早,在古人类结绳记事的时候,织就诞生了。继而我们的祖先结绳制成简单的、初具雏形的网具,用以狩猎和采集。之后,又制成御寒的网衣,这种最早的编结物,就是人类创造出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文子·精诚篇》记载:“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枕不寝绳。”《易·系辞》也载:“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鱼。”都说明了当时结绳的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的丰富,结绳技艺也不断提高,并且由生产、生活的实用性,转向了美化人们生活的装饰性,同时按照人们的心理需要,又赋予它美好吉祥的象征性。挽结的用料不同,艺术效果也迥然各异。

  旧时,女子出阁,必须把乌丝挽起,俗谓“圆头”、“麻花头”,以示“同心结”之意。苏武有诗曰:“结发夫妻,恩爱两无疑。”就反映着这个意思。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编结的方法,多式多样,以不同质地的线和绳,编结出多姿多彩的装饰品,美化人们的生活,甚至编结出衣服、披肩、手套、背包等服饰品。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用彩色绸带,在街心、路口、门前、广场,编搭彩楼、彩棚,形成了节日在棚里行商做买卖的传统习俗,彩棚编结的有无光彩,直接影响着客商的多寡。节日里人们身着丽衣盛装,穿梭来往于彩棚中,别有一番风情。

  平阳民间编结的历史是久远的。有草编、柳编、蒲编、线编、绳编、篾编、荆条编、麦秆编、铜丝编、塑料编、玉米皮编、高梁杆编等。材料各异,用途有别,生产劳动工具的箩、筐、荆条耙、车笆子等,以荆条编结,结实耐用;生活用品的簸箕、篮子、背篓、笼窝、箅子、笼盖、筛子、箭拍、席子、窗帘、雨泊、笸箩等,则用柳条、高梁杆、麦秆、芦苇、细荆条编制,轻便、美观、实用;玉米皮编成的盛物器、垫子;蒲草编的扇子、麦秆编的草帽、草兜;稻草编的帘子,苫菜窖、盖菜棚,都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地取材,粗料巧作,编结出了生产、生活用品,也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

  麦编 境内麦秆编结草帽历史悠久,上溯年代不详,至迟清代以前,河西刘村一带,编结草帽已蜚声平阳,至今仍有“帽儿刘村”之称。草帽编结原料广,每年麦收时节,妇女儿童集中在麦场上截取最上面一节,百多根捆一把,摔去麦粒,叫择“丕儿”,经水浸泡后,既可编草帽辫儿。草帽有大小之分,一顶草帽需要多长草帽辫儿,编结者心中有数。草辫编好后,用木杵挤压、捶平,再经有经验的妇女用针线巧缝,一顶草帽即成。为美观漂亮,最后一道工序为硫磺熏!使其变白。刘村草帽式样,有蘑菇式、礼帽式、狮头式、鸭头式等。深受群众喜爱。

  蒲编 集中于金殿镇的伍级、桑湾、杜家庄、苏村、兰村、城居等村,编结有蒲扇、蒲席。

  蒲扇所用原料为河滩地和下湿地所长蒲草。每年秋后收获蒲草,晒干后,用水浸泡一天左右取出,用镰刀剖成粗细不等的若干条,再用镰背揉搓,使其柔软,然后编扇。每年正月二十过后,老婆婆、女娃娃三五成群,一起编扇,直编至入伏天。花样品种有:团扇、瓯瓯扇、老鸦扇、桃形善、菱形扇、方扇、大扇等,均为编结者揣摸各种人的爱好和需要,出自各人心裁。如年轻姑娘喜欢轻巧、美观,编成桃花蒲扇,扇把饰以各色丝绒流苏。带孩子的妇女干起活来,喜欢可以遮阳、当坐席,孩子睡觉还当凉席铺的扇子,所以,就根据她们的需要编结大型扇,很受欢迎。人们把这种扇子通称蒲扇。扇子上往往还写着这样的赞美词句:“扇子本是一把草,河西女子编的好,拿起一摇凉风到,三伏天气离不了。”

  蒲席用料与蒲扇同,只是不用剖开。蒲席有炕席和门席两种。门席长宽要求与门框相当,用于冬天保暖,要求厚实耐用;炕席要求编织精细,边沿多织“万”字和“人”字花纹。

  柳编 明清时期,西亢、东秦、西秦等村,即以柳编笸箩、簸箕、柳罐、柳篮、笊篱诸多日用器具而闻名,半数以上农户从事这一行业,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被誉为“柳编之乡”。

  柳编主要原料是杞柳,产自一平垣乡坂底一带。其次,需用上等麻绳、生牛皮条、柳木或椿木薄板片。编制工艺,选择地边高堰处挖坑,下面安放大铁锅,加水,将杞柳置锅内,顶上封口留小气孔,锅底生火熏蒸。待杞柳蒸熟后,捋去树皮,即成白柳,做簸箕、柳篮用。不去皮者为红柳,做笸箩、柳罐用。编制柳器的头天晚上,将柳条浸泡于地窑的水瓮中使其变韧。地窑是柳编必备场所,深丈许,宽丈余,是一所可容3—5人劳作的上窄下宽的地窖。挖好后,上部以土篷盖,只留可容一人的出人口,以避光保湿。编制簸箕、笸箩,无模型可循,完全靠祖传手艺,编制者手脑并用,灵活运用;编制柳篮则需木模。按其用途,分二斗篮、斗篮、四升篮、一升篮等。

  由于长年累月在下湿地窖内做活,使这个地方从事柳编的人,体形发育受到了影响,所以这一带流传着“黄脸长脖颌,不是西亢是秦张(乡音读zhuo)”之谚语。

  荆编 主要在西头至一平垣乡一带,山坡野生荆条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即割刈荆条编制笼窝、背篓、车笆等生产用具。

  毛编 民间手工编织毛衣、毛袜、手套、毛帽、童鞋,建国后为多,以绵羊毛经洗涤,纺成粗线,有的染色,而后手工编织。1971年,始有以毛纱为原料编织地毯。

  棉纱纺织,建国前,乡村妇女普遍纺线织布。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版《临汾县志》载,物产帛类有:绫、绢、帕、丝麻、棉布。又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中载,临汾县于民国二十三年,家庭手工业年产棉布43300匹,年产植97425元(法币)。生产概况:家庭估计20008户,人数估计50000人,产量估计43300匹。主要生产时季:春冬。集中地点:各乡村。民国二十四年,家庭妇女纺织统计:14330户,织机数10174架。年产量208233匹。产品除本地使用外,年销浮山等县72000匹。亦有少量输到天津口岸外销。至民国三十年,始有现代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