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民间艺术 » 民间艺术名家 » 正文
 

?????????????? ??????

发布时间: 2013-07-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7?8?? ???????“????”?“??????”?“??”……?????????????????????????????????????????????????????????????????????? ...

  

     7月8日讯 他有很多称号,“南音大师”、“南音第一痴人”、“箫王”……过去几天,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原本寂静的丁氏祖祠,涌来了国内外诸多南音管友,他们弹唱一曲又一曲南音,一边弹唱、一边流泪,以此来表达对他的哀思。

  作为一位民间艺术家,丁世彬年过半百时,著南音界的巨著《闽南弦管概论》。他曾随团出访菲律宾,受到时任总统阿基诺的接见,并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东南亚箫王”美誉,管友、徒弟遍及海内外。他一生痴迷南音,曾言,“饭可以少吃一顿,钱可以少赚一点,但我不能没有南音”。不想,2011年他虽被病魔折磨,仍应邀前往菲律宾观演指导。2013年7月3日,年仅66岁的他与世长辞。

  奇人:“南音第一痴人” 授徒遍天下

  1948年,丁世彬出生于晋江陈埭一个南音世家,6岁起随父学艺。耳濡目染加上极强的领悟力,很快,他就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为钻研南音,1964年,他拜泉州南音大师黄守万为师,后拜厦门南音大师任清水、张在我为师。1979年,丁世彬倡议,将周边九个南音馆合并为陈埭民族南音社,并出任首任副社长,被人称为“南音第一痴人”。

  “丁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从初次见面至今已有20年了,我们都保持联系。”昨日下午,温女士静静听着南音社为丁世彬最后一次弹唱南音,眼眶逐渐湿润。1995年,在台湾学习南音的她跟随老师慕名前来拜访丁世彬,从此结下一世师生情缘。7月3日她一收到丁世彬逝世的消息,便从日本一路辗转台湾、厦门,终于赶在出殡前,见了老师最后一面。丁世彬这样的徒弟,遍布海内外,有的因无法赶来,纷纷致电表达了哀思。

  每天晚上,来自泉州、厦门和海外的南音社团或代表,都轮流弹唱,这种用心和哀思,远非殡仪乐队可比。

  奇事:“箫王”曾受菲律宾总统接见

  丁世彬精通各种南音乐器,尤其是洞箫,无人能及。1990年11月,福建南音代表团出访菲律宾,丁世彬随泉州南音代表团赴菲演出,“那是父亲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跟总统握手”。丁萍凯回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还送了每个人一件服装作为纪念。

  就在那次接见后,丁世彬几乎每年都去菲律宾演出,多的时候一年去三四趟,并开始给当地的社团授课。就连丁世彬饱受病痛折磨时,仍应邀前往菲律宾观演指导。丁世彬以精湛的吹箫技术,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箫王”称号。

  奇情:离开南音我无法生活

  1990年以后的丁世彬,在泉州南音界已是无人不知的高手了,丁世彬的女婿何嘉伦说,《闽南弦管概论》是丁世彬出的第一本书,自从2011年病倒后,再出书的事情只好搁置,本以为老人会好转,完成未竟的心愿,没想到这竟成了绝唱。

  2012年,丁世彬已经饱受病痛折磨,但仍应金兰南音社邀请,前往菲律宾观演指导。当演出结束时,他按捺不住满腔热血,情不自禁地拿起乐器,吹拉弹唱。“现场的很多嘉宾落泪了。”与丁世彬相识相知20多年的尤春成说,丁世彬对南音的热爱和执著,其情感人至深。丁世彬曾说过:“饭可以少吃一顿,钱可以少赚一点,但我不能没有南音,离开南音我无法生活。”儿子丁萍凯记得,家里有很多曲谱的手抄本,都是当年父亲冒着巨大风险保存下来的,“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安海、泉州,甚至是厦门,就为了跟人弹唱南音”,回家路上,也一路背着曲谱。

  事迹

  1995年赴台湾任教,并被台湾汉唐乐府、江之翠剧场、菲律宾国风郎君社等聘为艺术顾问,享誉东南亚。

  2000年起,在泉州艺校、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南音。

  2001年,担任《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担任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家研究组成员。

  2010年,由尤春成创作、丁世彬作曲的《归巢》,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第二名。